近日,我院数字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申报的“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计算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为ZL 2024 1 1818389.0。该专利是我院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授权的首项发明专利,标志着我院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在前沿技术与规划实践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该发明聚焦当前规划编制中对指标计算智能化、高效化的迫切需求,创新性地构建了“大语言模型计算指令翻译—空间计算—计算结果解析”三阶段的智能指标计算机制。通过大模型解析自然语言,系统可将用户输入的文字需求自动转译为空间分析指令,精准执行并输出可解释的结果,实现从“语言理解”到“空间分析”的一体化闭环,极大提升了规划指标计算的灵活性、准确性与智能化水平。
该专利技术成果源于我院近年来持续深化的“规划智能化”科技创新,充分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围绕空间指标计算流程中“人—机—数”之间的交互瓶颈进行系统性突破。专利技术依托于量化平台成熟的数据和指标体系,已在WPDIGPT大模型中落地使用,取得了良好应用成效。
此次发明专利的获批,是我院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人工智能与规划融合应用不断努力的阶段性成果,也为今后深入拓展人工智能赋能规划打下坚实基础。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人工智能在规划决策中的场景落地,不断提升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智能性与前瞻性,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规划平台和专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