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hange activities

交流活动

我院承办2018国际(武汉)场所营造周活动

点赞(20)

由联合国人居署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国际(武汉)场所营造周于2018年12月9日至13日在武汉举办,活动聚集了约400名世界知名专家、国内外城市代表,共同探讨场所营造的国际前沿理论、方式和方法,并对武汉市的场所营造进行实地考察和研讨。

由英文单词“Placemaking”翻译而来的“场所营造”一词,是指街道、广场、社区等公共空间的打造,“场所营造周”的核心是以公众参与为基础,探讨营造高质量公共空间的方式和方法。该活动至今已在全球成功举办四届,举办城市分别为底特律、匹兹堡、温哥华和阿姆斯特丹。

近年来,武汉市与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国人居署认为武汉市在公共空间方面的专业能力及经验具有国际水准,故将此次场所营造周选在武汉举办。据了解,此次是首次邀请中国城市举办,具有开创性意义。

联合国人居署项目司司长拉夫?图斯对武汉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武汉可以在推动场所营造的法定规划和政策创新,鼓励社区为主导的公共空间优化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杜马丁表示全面支持武汉宣言的各项内容,互相分享如何建设更好的城市。美国公共空间项目机构首席执行官菲尔?麦里克说,未来城市规划应更以人为中心,社区应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此次将通过活动寻找当地合作伙伴,携手推进营造更人性的公共空间。

本次场所营造周有7大议程,包括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武汉宣言》,宣言倡议场所营造将引领城市发展,以此激发经济活力和城市创造力,创造更为公平的社会环境;对来自19个国家的53份龟北片大学生国际竞赛规划方案进行评选并颁奖;对青山江滩东湖绿道滨水地区等公共空间实地考察,组织场所营造学生进行培训。

场所营造周期间,由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组建的国际规划咨询团将在汉组建工作坊,在为期3天的考察后,国际规划师们对汉正天街滨水区提出规划方案。

12月11日下午和12月12日,分别开展了“滨水地区”“社区营造”“历史街区”“健康人居”4个分论坛活动,通过武汉与世界场所营造的对话,共同探讨场所营造的国际前沿理论、方式和方法。其中“历史街区”分论坛特别安排昙华林现场活动,国际规划师们将与武汉市民进行互动。

本次会议上还展示了我国首个城市繁荣指数项目——《武汉城市繁荣指数评估》,这是联合国人居署与武汉市国土规划局联合开展的,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新城市议程》等国际标准对武汉城市繁荣程度进行的量化城市体检,并基于200个城市、地区的全球观测结果为武汉可持续发展提出改善建议。